朱镕基在公开场合讲话时的幽默、机智、有风度,一直给国外政要以及外国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4月6日到14日,朱镕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身份访问美国,是近十五年来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总理。
当时的中美关系处于较困难时期,在此时依旧坚定访问美国,使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迎难而上精神,一直都刻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让中美关系更进一步是访问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中美两大国合作的加强是利远大于弊的。
当时朱镕基访美之后,两国的关系合作更加紧密,关系有了重大进展。
1999年4月8日,朱镕基总理乘坐飞机抵达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当时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似乎预告着什么好兆头。
检阅仪式后,轮到了朱镕基总理发表讲话。
朱镕基还是一贯幽默:“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希望的季节,当我们到达你们的‘日光之城’洛杉矶的时候,是春雨连绵;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是雨过天晴;当我们到达华盛顿的时候,是阳光灿烂。”
看似无意的天气描述,其实背后蕴含的是朱镕基总理对中美关系的暗示,暗示中美关系也必将和这天气一般“雨过天晴,阳光灿烂”。
朱镕基总理演讲结束后,场下掌声四起。
巧妙的隐喻让现场很多人为之惊叹,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场,就像美国国家政要以及国家人民,展示了中国在追求中美关系更进一步上的真挚诚意。
不用刻意的强调就已经表明来意,令人信服,可见朱镕基总理的智慧。
精彩的演讲只是一个铺垫,朱镕基总理过人的智慧远不止于此。
8日下午,是两国的联合记者招待会。
对当时场下的人来说,两国关系的焦点问题就是最好的“报纸头条”,他们大部分竭尽全力想要得到那些“头条报道”。
记者招待会开始后,第一位提问的记者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韩烨,就所有人好奇的焦点问题,她问道:“朱总理为什么会在美中关系出现诸多矛盾之际仍然如期访美?”
这个问题比较刁钻,就在有人等着看笑话时,朱镕基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
我是不想来的……不想来美国是担心被美国人打得鼻青脸肿。临来美国前,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先期返美访问这几个城市。
尚慕杰大使临行前告诉我,回美后将做好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准备。尚慕杰大使还特意给了我一个善意的忠告,到美国后一定要‘笑脸常开’。
我当时回答尚慕杰说:‘你是美国人,都可能被打得鼻青脸肿,我是中国人,我担心我的笑脸回变成血脸。’
尚慕杰
朱镕基总理这一番回答让下面的听众捧腹大笑,看似一个笑话,既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又巧妙回答了这个问题,不由得让人感叹朱镕基幽默背后的智慧。
之后,朱镕基也回答了记者朋友不少的问题。
在谈到“中国盗窃美国核技术”问题时,朱镕基的回答更是妙不可言。他讲了一个故事:
“洛杉矶市市长夫人曾问我如何庆祝今年的50周年(国庆),我回答说,中国将展出中国制造的最现代化武器,而不是从美国偷来的。市长夫人听后马上建议说,你们最好在武器上标明‘中国制造’”
这一回答,令一旁的美国总统克林顿都笑了。
玩笑般的一个故事,背后是对所谓无中生有的流言的有力回击,亮出中国态度:
中国的武器都是自己辛苦研发而来的,都是“中国制造”,而所谓的留言不过是“跳梁小丑”的“小把戏”罢了。
而当时的印上“中国制造”这一句,听起来嘲讽意味十足。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中国真的已经将自己的产品印上了“中国制造”,且现在的“中国制造”流向世界各地。
用户的好评是对“中国制造”的最高褒奖。
之后的问答中有一个涉及到了中国台湾问题,挑衅意味十足。
朱镕基听后未有丝毫紧张,坦然而答:“我们一直主张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台湾,但是我们也从来没有宣布放弃使用武力。”
朱镕基接着说道:“刚才在克林顿总统的办公室看到了林肯总统的肖像。我想当年林肯总统未来保持美国的完整,反对独立和分离,不惜使用武力,我们应该向林肯总统学习。”
在表明中国对领土主权完整不容置疑的坚定态度后又借美国历史来敲响警告,希望美国人不要“双标”看待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优秀的外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绝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背后必是千万倍的努力。
朱镕基总理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优秀的国家总理,一次次饱含深意但是又幽默,无可挑剔的回答是他的“风趣外交”。
1947年,当时年仅19岁的朱镕基,以湖南籍最高分被清华大学电机系录取。由于优异的成绩,他一入学便拿了奖学金。
但是,朱镕基当时却一心想转系,因为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不错。
最后没有转成功,这促使他下定决心学好现在的学科。
之后的朱镕基奋发图强,认真钻研,将学科“理解吃透”,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清华大学“自强不息”的校训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据同窗回忆道:“当时电机系是全校最难的,但是朱镕基却应付自如,是班上的尖子生之一。”
不仅如此,当时的朱镕基同志还担任过课代表一职。他在班上待人接物和蔼亲近,诚挚热情,在班里人缘很好。
1950年十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朱镕基是当时支部里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人,不仅如此,他在全校大会上代表班里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
最后,党组织综合多方因素考量,没有批准朱镕基的入伍申请,在1951年推荐朱镕基担任清华的学生会主席。
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他永远站在一线。例行学生会会议的组织他永远是亲力亲为,忙里忙外。
在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战事吃紧的时候,他组织同学们参加游行,声援在前线艰苦抗战,捍卫民族安全的志愿军战士;他动员全校学生募捐物资,支援前线战士的衣食住行。
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朱镕基说自己的口才,组织能力,是在当时得到了锻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时期这段岁月给了赋予了朱镕基“醇香”,源远流长,对其之后影响深远。
学习上刻苦努力,为之后外交场合的的侃侃而谈,奠定了学识基础;社团岁月的任劳任怨,让他在组织能力以及临场能力上高人一筹。
这时,一个优秀的“外交家,政治家”开始初具雏形。
朱镕基的“风趣外交”令人印象深刻是离不开他后来一次次的“历练”的。
1984年出任上海市长,在后期担任上海市长期间,朱镕基在组织力,口才,事情的解决力上面都有了很大收获。
1984年4月25日,在朱镕基的上海市市长就职演说上,他这样说道:“我决心让下届市政府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但是之后的事实证明他就是这样践行的。
在一次次的政府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指出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地,直指根本。在提出问题后,便是积极组织政府工作人员探讨研究寻找解决方案,不将问题拖沓,高效率办事。
这是塑造“为人民服务的,高效率的政府”。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在践行自己承诺的“路上”。
在建设廉洁政府上,朱镕基不仅狠抓廉政之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一切腐败,不授人以柄,让自己的工作开展更有底气。
他意识到只有自己没有问题了,才能无愧自己,无愧廉政工作的进行。
在平时例行工作会议上,朱镕基也要经常会面对同事们突然的提问。
在学生时代主持学生会的会议,组织活动时就会比较经常有突发的状况,从一开始的措手不及,到从容面对,是经验的积累,心理素质的提高。
现在的朱镕基面对这些表面都是波澜不惊,这是心理素质过硬,之后一次次越来越好的回答是自我提升的结果。
这些在上海市时的工作阅历,如同摞高的书籍,一点点叠加,一点点影响着他。
他看问题的广度,深度,多维度都有所提升,在看待问题时更容易看到其本质,并且更善于寻求身边人帮助,合作解决问题。
同时,大量的讲话以及会议的主持无疑是让他的组织,口才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
之后的外交,政治上的能力“抗打”,离不开这段经历。
在廉政之风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做好自己就像中国中国国家一样,永远专注自己,无谓外界流言,一直在提高自己的路上。
而朱镕基从青年时期到担任上海市市长,到后来的国务院总理,他也一直在路上,在提高自己的路上,更在为国家人民奉献的路上,带着他“风趣的外交”在路上。
朱镕基的外交能力是不容置疑的,所谓“风趣外交”字眼里是各种幽默,风趣,但背后揭示的却是深刻的内涵。
在中国外交与部分国家还处于比较困难时期的时候,“风趣外交”就发挥了不小作用,话语的幽默让气氛轻松,让人心情愉悦,背后的深意又不至于直接点出让彼此尴尬,但是又若有若无的指出。
就美国一行而言,在国家政要夫人冷嘲热讽,在记者傲慢刁难时,不直接点破又将自己的立场清晰表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镕基在面对这些时毫不畏惧,冷静地有力回击,心理素质过硬,能力过硬。
这些也是对人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朱镕基的会议主持,发表演说就是对他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
在会议上也随时要面对朋友,同事各种问题的提出,就像“熟能生巧”一样,锻炼心理素质同时,也是考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而“风趣外交”也像一门说话的艺术,大有学问。
在有了大量知识储备给了底气,人生一路的阅历,经验让你说话更懂要怎么去说,同一句话不同的表达就是给人不同感觉。
朱镕基在这些方面是做得极好的,优异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深谙与人交流的语言艺术,多方面的综合运用。
成就了“风趣外交”,更加成就了这位优秀的“外交家,政治家”,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现在的“外交强国”——中国。
朱镕基总理当年冒着重重困难,举步维艰,在访美中,靠着智慧的头脑、幽默风趣的话语,最后完成了访美的任务。
之后,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美国商务部部长戴利说:“通过朱总理的访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障碍已经消除了95%。”
最后,中美两国首先就农产品问题达成了相关协议,然后发表联合声明。
美国承诺“坚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就这个问题又在北京进行了谈判,最后解决了遗留问题。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夯实基础。
访美期间,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等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双方同意将继续为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而努力。 在台湾问题上,两国也一致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又一大突破。
在合作方面,中美两国签署了农业,民航,海关,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一系列协议和意向书,在不少方面新增了合作。
朱镕基还与美国议员,州市官员,医疗,科技等各界人士交换了意见,面对面接触了美国人民,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朱镕基表示:“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两国人民应增进彼此感情,相互认识了解,扩大相互合作。”
此次访问成果丰硕,朱镕基总理以及同行者们不负众望,凯旋而归,是人民的英雄。
在当时举步维艰的局面下,朱镕基坚持访美,在美国期间,坚持原则,澄清误会谣言,将中国人民渴望合作共进,和平发展的美好期待传达给了美国,甚至是世界人民。
他阐明了中国在重大国际关系上的立场,明确合作共赢前提是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等等。此次访问,舆论多给予了积极评价。
这些的达成都离不开他学生时期,执政时期大大小小事情的经历磨炼。
学习的刻苦奋斗,担任学生会主席时的任劳任怨,担任市长时的严于律己,一桩桩,一件件,成就了这位人民的好总理,风趣幽默的“外交家,政治家”。
朱总理所表现的强大心理素质,灵敏的临场应变能力,与人交谈时的表达艺术……我们需要学习,每一个优秀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也永远要相信人生的每一段都不会是无用的经历,我们在人生每个阶段“打磨自己”,在多年之后,岁月的沉淀会酿出“醇厚的香”,经久不散,绵延一生。
《朱镕基塑造的政府形象:为民,廉洁,高效——读《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有感》—— 作者:黄家乐 来源:解放日报
《朱镕基对美国的正式访问》来源:央视网
《揭秘朱镕基大学生活秘事:盘点国家领导人的“清华故事”》—— 责任编辑:崔元苑,许心怡 来源:人民网—人民文摘
你可能也喜欢
- 被困船只弘进轮最新动态:16名船员新冠检测阳性 首批11人已获救助离船上岸
- 仅仅3天!杨倩陈梦张雨霏等人连获国家级重磅巨奖,人生彻底改变
- 泰迦奥特曼:雾崎扮演者七濑公惨遭网暴,粉丝表示托雷基亚警告!
- 给男朋友的情话,很甜很撩!
- 东京奥运会国乒先抑后扬 演绎“强者恒强”的好戏
- 这位高级经济师被查,此前曾说“诱惑面前多想想是否对得起组织”
- 国际足联确认世预赛12强晋级规则
- 盘点王志文的经典影视剧,除了《大丈夫》,你还知道哪部?
- 这3大生肖的人,40岁后不是大富翁就是穷光蛋!
- 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六大调理法缓解内分泌失调
- 戒烟,最难熬就前4~5天——5日戒烟法,最好的戒烟方法
- 下半年首次!东北局部提前上冻,雪花也将至!网友:今冬会冻哭?
- 解说Joker:吃鸡国服开不了了,腾讯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
- 继减少作业、控制补课后,小学生又迎来“好消息”,家长表示不解
- 战地记者刘怡谈阿富汗:从现代化进程失败,到塔利班的崛起
- 凉拌木耳的做法
- 这个不起眼的农村里 藏着一家“国”字号综合性航天科普馆
- 8月5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历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的运动员是?
- 蚌埠市统计局赴五河县开展统计服务千企工作
- 牢记这几句话,让你终生不生气